Thursday, July 18, 2024

第三节 移动平均线分析法 | 第九章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三节 移动平均线分析法

2017年03月09日 11:28  点击:[1]

一、移动平均法的理论依据与计算方法  
  移动平均分析法是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将一定时期内的证券价格(指数)加以平均,并把不同时间的平均值连接起来,形成一根移动平均线,用以观察证券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技术分析方法。
  1.移动平均法的理论依据
  移动平均的理论依据是道·琼斯理论的“平均成本”概念。该理论指出,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状况可分为:长期运动、中期运动和短期变动三种形式。其中长期运动和中期运动是两种主要的形式,其技术分析意义最大,而短期变动的影响相对较小。为了消除短期变动和其他偶然因素对证券价格变动所造成的影响,确认证券价格的变动趋势,可将一定时期内的价格或指数加以平均,即可得到一定时期的平均价格(指数)。它反映了在这一时期内购买该证券的平均成本。将证券的当前价格与平均价格进行比较,可以判断出证券价格的运动趋势。若证券价格在平均价格(指数)之上,则意味着市场的买力(需求)较大,其价格将会继续上升;反之当证券价格落到平均价格之下时,则意味着供过于求,市场卖压较重,其价格将会继续下跌。移动平均理论正是根据上述理论来对未来证券价格的变动趋势作出研判,以作出最佳的投资决策。
  2.移动平均的计算方法
  移动平均理论是指通过将一段时期内的证券价格的平均价(或平均指数〕连成一条曲线,从曲线的波峰、谷底和转折之处研判证券价格运动方向,所以说,移动平均理论亦可称为移动平均线理论。
  根据对数据统计处理方法的不同,移动平均可分为算术移动平均线(SMA)、加权移动平均线(WMA)和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EMA)三种,但不管是算术移动平均线还是加权移动平均线,均得储存大量的数据资料,且费时费力。因此,实际应用中常使用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方法,这种方法可避免以上弊端。
  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EMA)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为计算期中t日的收盘价;EMAt-1 为t-1日的移动平均数。
  当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起算基点不同时,起算基点较晚的计算结果,会与起算基点较早的数字有所差异。但这种差异经过稍长一段时间的平滑运算后会逐渐消失,两者趋向一致。
  根据计算时期的长短,移动平均线又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移动平均线。通常以5日、10日线观察证券市场的短期走势;以10日、20日线观察中短期趋势;以30日、60日线观察中期走势;以13周、26周移动平均线,研判长期趋势。西方投资机构非常看重200天长期均线,并以此作为长期投资的依据;若行情价格在200 天均线以下,属空头市场;反之,则为多头市场。
  综合短、中、长期移动平均线,亦可研判市场多空属性。当短、中、长期均线由上而下依次排列时,可认为是多头市场(牛市);反之,移动平均线的排列,由上而下依次为长、中、短期移动平均线时,则认为是在空头市场(熊市)。由于短期移动平均线较长期移动平均线易于反应行情价格的涨跌,所以一般又把短期移动平均线称之为“快速移动平均线”,长期移动平均线则称为“慢速移动平均线”。
  3.移动平均线的特点
  移动平均线的基本思想是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追踪趋势。移动平均线能够表示股价的趋势方向,并追踪这个趋势。如果从股价的图表中能够找出上升或下降趋势,那么,移动平均线将保持与趋势方向一致,能消除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起伏。
  (2)滞后性。在股价原有趋势发生反转时,由于移动平均线追踪趋势的特征,使其行动往往过于迟缓,调头速度落后于大趋势。
  (3)稳定性。根据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要想较大地改变移动平均的数值,必须当天的股价有很大的变化,因为移动平均线是几天变动的平均值。这个特点也决定了移动平均线对股价反映的滞后性。
  (4)助长助跌性。当股价突破移动平均线时,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突破,股价都有继续向突破方向发展的愿望,这就是移动平均线的助长助跌性。
  (5)支撑线和压力线的作用。移动平均线在股价走势中起支撑线和压力线的作用,即移动平均线被突破,实际上就是支撑线和压力线的被突破。
  移动平均线的参数作用实际上是对上述几个特征的加强。参数选得越大,上述特征就越明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