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24, 2025

借钱买房、借钱炒股、借钱创业,哪个“死”得更快?

 

借钱买房借钱炒股借钱创业哪个得更快

今天我们系统谈谈买房投资和创业使用杠杆的问题杠杆这个词是金融圈的黑话翻译过来就是借钱就是举债投资

先说买房子能不能加杠杆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先反过来想证券投资为什么不能加杠杆这个原因我已经说过无数次——因为价格的随机波动会导致暴仓一个内在价值100元的股票高估的时候能到500元低估的时候能到20元证券市场的波动性之大即便你仅仅使用1.3倍的杠杆也能暴仓1.3倍杠杆的意思是你自己有100元找券商借了30元

所以房子能不能加杠杆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于加杠杆买房究竟会不会暴仓

贷款买房和融资买股票底层的逻辑是完全一样的你有500万现金然后找银行借出500万用合计1000万买了一套房房子抵押在银行贷款+利息全部还清后解除抵押买入标的物这一步为止贷款买房和融资买股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在持有标的物的过程中贷款买房和融资买股有些不同假定同样使用2倍杠杆的情况下我们模拟以下两种情况

融资买股假设你有500万现金从券商融资500万用合计1000万买了股票接下来如果你手中这市值1000万元的股票跌到600万左右券商会要求你追加担保品如果你做不到券商会强行卖掉你手中的股票然后收回借给你的500万本金+X%的利息剩余的资金退还给你

在完整经历这个过程后你原本的500万本金应该只剩不到100万如果股票下跌的速度太快券商来不及强行平仓你剩余的本金甚至有可能是负值也就是说你的500万本金被清零后还倒欠券商一些钱

做投资比较久的读者应该经历过2014-2015年A股的大牛市一年多的时间股市从2000点涨到5100点我的一个朋友从2013年开始融资买入当时估值极低的蓝筹股然而到了2014年5月他暴仓了被券商强行平仓之后他还剩下一些本金其实理论上他还可以用剩余的本金继续融资买股票但经历一次暴仓之后一般人是不敢立刻再上杠杆的

然后到了2014年7月大牛市开始爆发这是事后的描述当时并不知道在14-15年的大牛市中朋友用暴仓后剩余的钱赚回了当初的本金在我见过的加杠杆的投资者中这位朋友算是结局比较好的一个所以虽然已经提示过无数次还是要再说一遍买股票永远不要加杠杆

贷款买房假设你手中有500万现金从银行借款500万用合计1000万买了一套房接下来三个问号

问题1如果你这套买价1000万的房子跌到600万银行会要求你追加担保品

问题2如果这套房子跌到500万银行会把你强行平仓

问题3如果这套子跌到400万你可以把房子扔给银行然后断供不玩了吗

这三个问题我专门问了银行的朋友回答如下

答案1理论上银行有权要求客户追加担保品但具体执行中如果是某套房子或某个楼盘出了问题银行不会要求客户追加担保品银行的风控主要靠大数法则不会精确覆盖到具体某个楼盘

如果是整个市场的房价崩了银行会不会要求客户追加担保品不知道目前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如果银行希望你追加担保品的话程序上它必须先进行抵押品二次评估对于按时还月供的客户银行基本上不会有心情去观察你的抵押物至少目前来说强收客户的房子然后司法拍卖是银行极力想要避免的局面

答案2逻辑与答案1相同

答案3如果1000万的房子跌到400万而你欠银行500万你是不可以直接把房子扔给银行的如果你强行这么做会被冻结资产会上失信人名单

综上贷款买房相比于融资买股暴仓的可能性要小很多如果遇到房价全面下跌的情况被要求追加担保品甚至被强行平仓的风险理论上是存在的至于实际操作中会怎么执行谁也没遇到过所以很难判断可以预见的是以我国的风格这种事情不会当成单纯的经济问题来处理

注意我这里绝不是鼓励大家去贷款买房只是单纯在谈论暴仓的风险事实上一笔投资除了暴仓之外还面临无数种风险比如

标的物本身是否估值过高

贷款后你的现金流能不能覆盖利息

如果你失业了月供是否仍然还得起

如果你和配偶都失业了月供是否仍然还得起

如果……还有无数的如果都是需要预先考虑到的

房子说完了接下来谈另一个问题做生意可以加杠杆吗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投资者和企业家的生态位是不同的尤其是证券市场的财务投资者一级市场的创业者生态位更是不同的

作为一个财务投资者资产不被清零是最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一个基金经理亏光了投资人的钱然后对他们说虽然你的资产被清零了但是我给你买的期权有50%的概率能翻100倍所以我其实是帮你做了一笔数学期望值为正的投资我想不会有任何一个投资人因此而原谅他

但是如果一个创业者亏光了投资人的钱只要他不是骗子通常都能获得投资人的谅解因为至少从社会共识的层面不被清零从来都不是创业者需要死守的底线创业这件事天然就带有赌身家的属性甚至有些时候创业者如果没有赌身家的气魄反而有可能被资本歧视试想一下如果有个创业者按我买股票的风格去创业——把自己的资产分成30份分别开了30家不同的公司……估计他在天使轮一分钱都拿不到

既然创业这件事天然就带有强烈的进攻色彩我们当然也没理由因为一个创业者举债经营而指责他只不过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创业的成功率潜在回报率和证券投资是完全不同的

给大家两个数据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9年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年创业是个向死而生的事情而且即便企业的平均寿命已经这么短了我们还要追问这2.9年的平均寿命是怎么均出来的

根据我的观察也基于普遍的商业常识一般来说先有业务再开公司的情况下公司比较容易存活比如很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牙科诊所设计公司等都是先有了稳定的客户群先有了确定性极强的生意然后出于正规化管理的需要而开一个公司把这个生意装进去这样的公司存活能力极强通常负债率也更低甚至根本没有负债

但是硬币的另一面是这样的公司通常做不大就算能做大也绝不可能迅速做大比如我的基金公司就是这样成立之前我就知道客户是谁成立之后没有过一分钱的负债存活从来不是问题但你要说像互联网公司一样爆炸式的扩张那是绝无可能的

另外一种情况先开公司再找业务这样的公司通常都活不了但是十年能翻1000倍的往往也都是这样的公司对于这个类型的公司增资扩股和举债经营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成功便成仁

综上做生意可以加杠杆吗可以但是如果你喜欢波澜不惊的生活还是不要轻易举债

杠杆的问题就说到这里作为一个保守的投资者我对杠杆的态度始终是谨慎偏负面



作者:破晓笔记
链接:https://xueqiu.com/6832369826/191533807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