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17, 2025

从Deepak Uppal的账户净值曲线图说起

Here is the article. 

分享一篇写于去年的文章。当时的背景是市场突然在9月底向上强势反弹,很多交易者要么还没适应市场的突然变化处于恐慌状态,要么还维持在原来熊市策略过早退出。在知识星球里面的朋友对于当时的状况也有所讨论。本文即写作于当时这种背景之下。在当时的讨论当中,我说,这恰好是学习和理解趋势/波段交易策略边界最好的时候,并且在10月中旬提醒应该作好准备了。

Deepak Uppal是美国交易投资大赛2023年的冠军级别选手,下方是2023年他参加比赛时的账户净值曲线图

Deepak Uppal参加比赛时的交易数据是:

交易胜率:50%

平均收益率:3.25%

平均亏损率:2.3%

经调整后的盈亏比率:1.41

盈利交易平均持有天数:6天

亏损交易平均持有天数:2天

总交易笔数:152笔(其中包括在同一支股票上的反复交易)

我们都知道马克米勒维尼指出了一个交易圣杯公式,其中长期交易下来的经调整后的盈亏比率最好在2以上,但是Deepak Uppal只有1.41,同样做到了259.2%的年回报率,当然,他的击球率非常不错,达到了50%。

我曾经在另外一篇文章《Brian Lee是如何以30%的胜率从5千赚到100万的》介绍过Brian Lee,他的胜率更低,仅30%,但同样取得了非常不俗的交易战绩。下方是Brian Lee历年来的账户净值曲线图。(他擅长剥头皮交易,几乎将账户复利策略发挥到极致,对于Brian Lee,在知识星球里写过很多文章中介绍他)。

从上面两张净值曲线图表,可以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一名优秀的交易员,首先是一名优势的风险管理者。正如Deepak Uppal所说,取得持续回报的关键在于风险管理

Deepak Uppal:选择正确的股票很重要,但我认为大家都在这个问题上花费了太多时间,对我来说,和风险管理相比,这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

在5月份以前,SPY反映的市场是一个波动和震荡的环境,Deepak Uppal在前几个月的收益大概做到了50-60%之间的水平,在一个波动震荡的环境下,这也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水平,但是如果局部地观察,这几个月的净值曲线实际上也是有较大波动的。然后从5月份起,市场进入了一个良好的趋势上升行情,直到7月底上升趋势结束,Deepak Uppal在这两三个月中大概取得了200%的回报,随着上升行情结束,市场重新进入下跌趋势中,直至11月市场重新向上反转,这段期间净值大概回撤了39%左右,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回撤。Deepak Uppal承认,当时由于处于比赛环境中,心态比较激进,所以回撤过大,但是他的另一个未参赛账户则表现平稳,没有出现过多回撤。

一直到6月中旬以前,市场仍然是一个波动震荡的环境,马克米勒维尼虽然仍然交易得不错,但此时在比赛中的表现是落后于其他选手的,直到6月中旬一个好的市场趋势开始出现后,直至九月初结束前,马克的交易业绩开始突飞猛进。然后在九月初开始的市场下跌中控制住了回撤,最后在当前取得了超过300%的交易战绩,再次位列交易大赛的冠军级别选手行列。

用这些例子试图去引发对几个问题的思考:

1、为什么对于趋势/波段交易者来说,取得持续回报的关键在于风险管理?

2、对于趋势/波段交易者来说,什么样的环境才是可以加大交易力度的市场环境?


对Deepak Uppal的一些简单背景介绍


91年大学毕业后开始交易。

风格:偏好持有时间为几天到几周的波段交易

早期经历过账户从2.5万美元炒到100万美元,然后2000年股市泡沫崩盘时爆仓。回想起来,Deepak Uppal认为当时自己不知道想要交易什么,或者如何交易。经过了几年的消化后才重新回到市场,又赚了些小钱,然后又遇到08年金融危机,再次受伤,又休息了两年,在2010年回到市场。这个时候开始意识到,如果想像一名交易者一样交易,那必须学会如何交易。

在之前,也是什么品种都交易,股票,期货,贵金属,交易的周期也是长期短期都不限,用Deepak自己的话即完全没有专注度。2011年开始从阅读欧奈尔的《如何在股票上赚钱》真正起步,参加IBD的各种网络研讨会,订阅其服务,然后2014年寻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市场导师Dan Fitzapatrick,加入了他的服务平台,从他那里很多关于技术分析的东西,Deepak认为对他而言这是一个真正的开始。与此同时,Deepak也加入了丹赞格尔(Dan Zanger)的chartpattern.com服务,学习了很多他的风格。后来又读马克米勒维尼的书,他的书帮助Deepak把所有学习过的东西整合到了一起,这个时候意识到如何把纪律、专注这些放到一起,这个时候才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股票交易上来,而不是什么品种都交易。

在参加马克的一场三四百人的研讨会时,马克问,有没有人觉得自己能够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面取得三位数的回报,最后只有三四个人觉得能够。马克对其他人说,如果你们都不相信自己行,那么你们最终肯定不行。带给Deepak的感受就是,对于交易能力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那么肯定什么不会发生。要有更高的理想,更远的目标,即使你没有实现,但也会比你没有想过时做得更好。到这个时候,才是Deepak感觉自己的交易开始成功的开始。

最后,补充一点个人对于趋势/波段交易者账户净值曲线的理解(仅仅根据个人对于风险偏好的理解和体会而言):

我认为,如果达到真正门槛水平,月度3-5%的收益属于一个正常水平(取决于你的交易周期),在进阶水平之后,月度10%应该是你的目标;在一个更高水平上,就像马克米勒维尼曾经说的,你应该把达到月度10%-20%以上,甚至30%收益回报作为对自己的要求。同样的话,我在很多年前听一个短线朋友说过,他已经做了很多年,至今仍然活跃,印象深刻的是他说,如果哪个月的回报低于了20-30%,他会认为自己的交易是失败的。但是这位朋友做的是超短线。我在知识星球里介绍和例举的很多交易高手,他们的交易周期实际上都在以数天至数周左右,更偏向于波段交易,包括马克米勒维尼本人。这些人的实战经验实际上已经回答了一个根本问题:即在股市上有没有可能运用一种数学的、逻辑的、常识的框架,去构建在各种大众媒体、自媒体所渲染的情绪之外的另一种理性可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