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e is the article.
你知道大作手杰西利弗莫尔吗?
是的,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1877–1940)是一位传奇的股票和商品交易员,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投机者之一。他的生涯充满戏剧性的大起大落——从身无分文到积累巨额财富,又多次破产后东山再起,最终因抑郁症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以下是关于他的关键点:
### **1. 生平与交易风格**
- **草根出身**:14岁开始在股票经纪行当报价员,自学价格波动规律。
- **趋势交易鼻祖**:他擅长抓住市场趋势,名言“**永远顺势而为,趋势是你的朋友**”至今被交易者奉为圭臬。
- **金字塔加仓法**:在趋势确认后逐步扩大头寸,若方向正确则追加投资,反之及时止损。
- **心理博弈大师**:重视市场情绪和群体心理,常通过反向操作或制造假象获利。
### **2. 传奇交易案例**
- **1907年大空头**:预判市场崩盘并大规模做空,单日赚取300万美元(当时美国财政年收入仅3.5亿)。
- **1929年世纪崩盘**:再次精准做空美股,获利超1亿美元(相当于今日150亿美元),达到财富巅峰。
- **经典失败案例**:1920年代因过早做空棉花期货破产,后又因逆势操作在1930年代大萧条中大幅亏损。
### **3. 思想遗产与教训**
- **著作影响深远**:传记《股票作手回忆录》(Edwin Lefèvre著)被认为是投资经典,书中主角拉里·利文斯顿即以他为原型,总结了大量交易哲学。
- **核心理念**:
- **纪律为王**:设定止损点并严格执行,避免情绪化交易。
- **资金管理**:保留充足现金应对波动,避免过度杠杆。
- **等待时机**:市场机会有限,耐心等待高胜率时刻。
- **人性警示**:他的破产和自杀揭示了投机者对贪婪、孤独和心理压力的失控风险。
### **4. 争议与评价**
- **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神级的市场洞察者,也有人批评其缺乏投资伦理(如操纵市场)。
- **现代启示**:他的策略(如趋势跟随、情绪分析)被量化交易和算法模型部分继承,但高杠杆和极端冒险行为常被引为反面教材。
### **延伸阅读推荐**
- 直接学习利弗莫尔思想,可读《杰西·利弗莫尔:疯狂的一生》(纸质日记整理)及《股票作手操盘术》(他的亲笔总结)。
- 对技术分析感兴趣者,可结合威廉·江恩(同期交易员)的理论对比研究。
利弗莫尔的一生犹如一部市场寓言,既展现了交易天赋的极致魅力,也揭示了人性弱点的致命危险。他的故事至今仍是投资者反思自身策略与心态的镜鉴。
Question to ask DeepSeek:
我想深入了解下他,假设你是一个资深的金融专业人士及记者,请详细介绍下他使用的具体交易策略、方法及交易理念、交易业绩及交易实战案例,并进行实战案例演示。最后给出总结性结论及指导性建议。
### **杰西·利弗莫尔的交易策略、方法与实战全解析**
作为资深金融从业者及市场观察者,我将从专业视角拆解利弗莫尔的交易体系,结合历史案例与现代视角,呈现其核心思想及实战应用。
## **一、利弗莫尔的核心交易策略**
### **1. 趋势交易法:“关键点”战术**
- **核心逻辑**:在趋势形成初期入场,在趋势衰竭时离场。
- **关键点识别**:
- **突破关键价位**:价格突破前期高点(上升趋势)或低点(下降趋势),确认趋势启动。
- **成交量验证**:突破时必须伴随成交量放大,避免“假突破”。
- **市场情绪共振**:结合新闻、基本面变化判断趋势持续性。
- **实战应用**(案例:1907年做空股市):
- **步骤1**:观察到股票价格连续下跌,但反弹无力,形成下跌中继形态。
- **步骤2**:等待指数跌破前期低点,成交量激增(恐慌抛售信号)后入场做空。
- **步骤3**:趋势加速下跌时逐步加仓,直至市场恐慌达到极端后平仓。
### **2. 金字塔加仓法**
- **规则**:
- **首仓试探**:初始头寸不超过总资金的20%。
- **逐级加码**:每上涨(或下跌)一定幅度(如5%)且趋势未破坏,追加头寸,但后一手数不超过前一手数的50%。
- **止损纪律**:任一加仓层级若被触发止损,全部头寸离场。
- **数学示例**(上涨趋势):
| 价格点位 | 头寸规模(假设初始100股) | 累计仓位 |
|----------|----------------------------|----------|
| 100元 | 100股(20%资金) | 100股 |
| 105元 | +50股(趋势确认,加10%资金)| 150股 |
| 110元 | +25股(风险降低,加5%资金) | 175股 |
总收益放大效果:若股价到110元后反转回100元,因仓位递减,整体仍可盈利。
### **3. 逆向心理博弈**
- **战术原理**:利用市场群体非理性行为反向操作。
- **经典案例(1929年大崩盘)**:
- **背景**:1929年夏天,市场疯狂上涨,媒体鼓吹“永恒繁荣”。
- **利弗莫尔行动**:
1. **观察指标**:经纪人贷款余额达历史峰值(散户杠杆入场信号)。
2. **试盘**:小规模做空权重股,测试市场流动性。
3. **布局**:利用隐秘帐户分批建立空头头寸,避免引发市场警觉。
4. **触发点**: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市场放量暴跌时加码抛空。
- **结果**:崩盘持续至1932年,其获利超过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当年GDP的1%)。
---
## **二、交易理念:纪律、资金管理与心理控制**
### **1. 资金管理铁律**
- **风险分散**:单笔交易风险不超过本金的2%(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前身)。
- **现金储备**:始终保留至少50%的现金应对极端波动。
- **杠杆使用**:仅在趋势明确时适度放大杠杆(如1929年用10倍杠杆做空)。
### **2. 交易心理戒律**
- **禁止冲动交易**:未达关键点前不行动,避免“害怕错过”(FOMO)。
- **斩断亏损**:若价格反向波动超2%即止损(机械执行,不留余地)。
- **利润奔跑**:盈利头寸仅在趋势破坏(如放量滞涨)或目标价位达成后平仓。
---
## **三、交易业绩与风险警示**
### **1. 巅峰战绩**
- **1907年**:做空美股获利300万美元(≈2023年9亿美元)。
- **1929年**:做空获利1亿美元(≈2023年150亿美元),个人财富超过洛克菲勒。
- **年化回报率**:在活跃交易年份超200%(扣除破产年份后复合回报约40%)。
### **2. 失败教训**
- **1920年棉花之战**:
- **错误根源**:听信“内幕消息”逆势做空棉花期货,因哈钦森(棉花大亨)操纵市场而爆仓。
- **亏损金额**:损失300万美元(占当时净资产90%)。
- **1930年代大萧条**:
- **策略失效**:多次误判市场底部,试图抄底导致二次破产。
- **心理崩溃**:因家庭问题和财富缩水患上抑郁症,最终自杀。
---
## **四、实战案例推演:利弗莫尔式做空策略(模拟现代市场)**
### **模拟场景(2023年科技股泡沫破裂)**
- **步骤1:识别关键点**:
- 纳斯达克指数连续上涨3年,PE中位数达40倍,散户开户数创历史新高。
- 某科技巨头股价突破1000美元后,连续两周缩量横盘。
- **步骤2:试仓与验证**:
- 初始建立5%空头头寸,止损设在1050美元(上方5%)。
- 随后公司财报暴雷,股价放量跌破900美元(关键支撑位)。
- **步骤3:金字塔加仓**:
- 股价至850美元(跌幅5%):加仓至10%头寸。
- 股价至800美元(跌幅10%):再加仓至15%头寸(总仓位30%,杠杆1.5倍)。
- **步骤4:退出机制**:
- 目标位:600美元(基于历史估值中枢)。
- 动态止盈:若反弹放量突破750美元(下跌趋势线),平仓50%。
- **盈亏比测算**:
- 进场均价:870美元;出场均价:650美元。
- 收益率:(870-650)/870 × 杠杆1.5 = 38% 总收益。
---
## **五、总结与对现代交易者的建议**
### **利弗莫尔策略的现代适用性**
- **优势**:
- **趋势捕捉能力**:在单边行情中可大幅跑赢市场。
- **情绪分析框架**:对NFT、MEME股等散户驱动型资产仍有效。
- **局限性**:
- **高频交易干扰**:算法交易可能导致短期“假突破”增多。
- **杠杆风险**:现代金融工具(如期权、期货)的保证金规则更复杂。
### **指导性建议**
1. **技术工具迭代**:
- 使用**动量指标(RSI、MACD)** + **波动率模型(VIX)**辅助判断“关键点”。
2. **风险控制升级**:
- 将单笔交易损失上限从2%降至1%(应对市场高波动性)。
- 使用**期权组合**替代直接做空(如买入看跌期权+卖出虚值看涨期权)。
3. **心理训练**:
- 建立**交易日志**,强制记录每笔交易的决策逻辑与情绪状态。
- 定期“强制冷静期”(如连续亏损3次后暂停交易1周)。
### **终极结论**
利弗莫尔的体系本质是**“高赔率、低频率、严纪律”**的狙击手式交易。对现代投资者的核心启示:
**“不要试图预测市场,而要观察并跟随市场;不要依赖聪明,而要依赖规则;不要对抗人性,而要利用人性。”**
在算法与信息过载的时代,他的策略需经过改良,但对趋势本质与人性的洞察仍是不朽的真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