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29, 2024

投资熟悉的领域

Here is the article.

在价值投资的基础投资理念中,有一些非常重要,又容易被个人投资者忽略的要点。比如“除非有足够的理由,否则不要轻易进行投资”、“投资熟悉的领域”、“花更多的时间收集关于投资标的的信息,而不是跟踪其价格”等等。


清楚自己的“能力圈”




此前我在《易说》中多次探讨过“能力圈”概念,这一点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投资者需要为自己定义一个能力圈,这可以帮助自己避免进入投资的误区。最明确的做法就是,必须要紧盯着那些对公司未来收入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为经济运作的过程太过复杂,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很微妙,而且其中还涉及到人类无常的行为,所以要进行精准的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正因为选股、择时,都具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那些价值投资大师们都特别强调投资者应该在自己的能力圈内进行投资。更直接一点说,就是要在自己熟悉的范围内进行投资。


从投资记录来看,巴菲特在品牌消费品和服务,以及保险和金融方面比较专业,医药方面略有涉及,但不是医疗设备或服务。科技类的标的,投得很少。


而以成长股投资闻名的彼得·林奇,也经常会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十倍牛股的线索,进而开始深入研究,并作出成熟的决策。


有很多个人投资者可能会问,如果我不清楚自己的能力圈,没有什么熟悉的领域可以研究怎么办?很多价值投资专家也给出过建议,可以考虑从消费领域着手,因为在当今时代,各类消费品是人们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最有感知的事物。而且恰好,这还是当前A股市场近些年的投资主线之一。



坚持不懈地学习



做证券投资,大家都会怕自己对趋势的变化不敏感、思考不清晰、理解不准确。


在没有专业能力,看不清趋势的情况下,大概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学习,向专业水平靠近;二是放手,把投资交给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去做。


可是我们在市场中看到非常多的个人投资者在抱怨没时间学习和研究,有些则是不愿意学习和研究。奇怪的是,很多人买菜的时候还有兴趣花很多时间去讨价还价,在投资的时候却不愿意花时间和进行必要的学习。


如果有心自己去做投资,也可以参照一下机构投资者都是如何去做研究的。


对于很多机构投资者来说,一个项目从初步提交信息的时候,就要求所提交项目的负责人出具对此项目的初步细节信息,包括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上下游产业的情况,当地的产业资源、公司历史、创始人背景、公司的实际运行情况、财务、法律等等。这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情况说明,当通过投资负责人初步审核之后,就要对企业进行实际的“尽职调查”。


这时候要派出一个团队,包括产业专家、财务专家、法律专家,以及项目协调人员等,进行对企业内部为期数天到数十天的详细调研。


在这期间,不但要对企业的各项账务报表、业务往来明细、合同、资产、权证进行书面的审查,同时还要对各级管理人员,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进行详细的“访谈”。


这还只是面上流程式的工作,还有更多的细节要留意。比如要进行实际业务的观察,得出一手资料,对收入和利润经验性预估测算。


还记得国际上著名的做空机构浑水公司是如何做的吗?他们在做调研时,会派人到店门口去蹲点,数清楚客流量。当然,这恐怕只是调研手段的其中之一。


总之,专业机构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养成获取信息的习惯,建立符合自己条件的信息获取渠道,尽量去熟悉自己要投资的领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